$?gU|p4
第一条:经常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然后提前准备。 B\)AWH
9
3;$jf]j
不是做事情效率比大家高多少,是我事先就利用零碎时间把一些素材都整理好了,所以真正写的时候就快。 FcTO.$
O4bUhri
超前判断,超前行动的习惯,我不做事后诸葛亮,我经常花时间想公司的年度规划,领导讲话,国家政策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一些工作大局重心变化,对于具体工作,必然导致工作方针政策和方法调整,对这些调整如果你有有先见之明,你就可以提前准备素材。 /:"l[W
dlfM3`p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往往善于理财呢?从这个角度去看,抓住财富机会也是要有预判能力。 B5Y]sl
izE)]l9Z
第二条:学一点统筹方法。 <}I3D[~l
p<dmq"s"S
一定要养成随时考虑最优次序的习惯,考虑得多了,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哪些需要在无干扰情况下做,哪些可以在有干扰情况下做,这样可以让自己时间利用最有效率。 f rzl\
5GP5;2W
例如:尽量不要在周末或节假日去理发;尽量不要在人多时候去吃饭;尽量不要在高峰期上下班;尽量不要在节假日去购物。 mK;n-U]
>3RX6ykH
第三条:紧急和重要。 _8^>>L-Qe&
X+l.
很多人真正的问题是这一辈子都没明白什么是最自己最重要的,所以紧急和重要的判断他永远都答不好。 (]K#VVJ5
+kl.@Ix
紧急的事情往往要优先做到处理完毕,否则就会让你无法做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往往要坚持做到一个阶段,否则就永远也做不完。 AD}smgw{-
EnUdeq;I
第四条:养成随时建立索引的习惯。 c.v[=9Frx
Z]"@q9'@_
信息只有结构化才能变成可利用的知识,一旦具备了知识贮备,以后解决问题就可以利用顺藤摸瓜的方式以非常高的效率解决。 "VtcB?1
b"S hj-l6
把一切活动和信息都结构化,系列化,标准化,可以让你节约大量的时间。
zz7l"DA
i^D61|BR?
做计划不是最大的习惯,喜欢建立索引才是最大的习惯,一个喜欢归类和秩序的人自然会掌握做计划的方法。 n{x`H6SI
|j!jd37fd
很多书上都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技巧,我把他全部归为一个习惯,就是看见一个东西就想把它和某种自己很容易联想的“索引”挂起来,这样你的记忆容量在增加,你的搜索速度会提高,你的解决问题效率会提升,你的时间会变多。 |L,;"u(
`[bWPl
活动索引 hBiu9zBd*
=*a3UKMz
每天的工作,生活安排是活动,需要用工作计划、每日备忘录等形式加以管理。 ?J,
s`WMkP
资料索引 %!yBud/R
5 |Gd5
t-
所有的纸质资料,电子资料有没有好的电子目录,文件夹目录?甚至包括邮件分类目录? #}0a4Kn"K
v3UW6^6+B
知识索引 A#7uo\
f^d9mU "
自己知道的东西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找一些时间把它结构化,把一些零散的学问变成有提纲的体系,甚至是个人论著。 O!%hjHQ
7<k
Nc{
资源索引 T.9@;G'}2
,Ai< H0OR
把你的手机号码合理分组,名片合理分组,qq合理分组和淘汰,网络社区合理分组,网站收藏夹合理分组,书籍合理分类,都可以让你节约大量零碎的时间。 '+P~f=]<
7~4tXh
第五条:最小化你的工作环境。 ]~~7b:S,$
qh+0 vuD
就是尽量减少你启动工作的边界要求,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至少增加2个小时。对工作环境要求越低,我可以利用的工作时间越多,我可以启动工作的状态越快。 7AGX8DZpAi
AxY/T`tq
培养自己用一只笔一个本子就可以开展你需要开展的一切工作的习惯,尽量不要依赖高科技产品完成工作,他们很多都是浪费时间的设备,而不是真正帮助你的设备。高科技产品可以用,但不要养成依赖性,不要离开了高科技产品就不能工作。所以看书要想有收获最好看纸质的,比电子书更好,学习更深刻,看起来慢其实快。不过有一个建议,考虑到很多朋友经常掉手机,所以一定要一款可以随时把通讯录输入到网络的手机,这样就不怕手机掉了,节约时间很多。 SKLN jF
x$a)~@}
第六条:一次只做一件事。 P)6vN^^
}Niw9MpW
要想让时间有效率,就得一个一个去做。 +n8Jo;MR1
edrv
很多人在做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其实喜欢被干扰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样让他们显得很忙,而且一旦做得不好,也就有了借口。 ;
v_W96U
c%6a3m|.
既然无法回避,不如集中精力去做! S@Q;i5@Q
/55"{/4mz
第七条:把事情至少做到80%才结束。 :~\[\9#
"!WW%c/\6o
把事情做到一个无法倒退的点,下次再做才不至于从头再来。 Rngud#x4i
wc: /Kz
一件事情不是因为专注的做就行,好比学生复习,不管看了多久,要么系统复习完一章,要么系统复习完一个知识点。否则下次继续复习还得从最开始看起。所以有的学生一直到考试,永远还在复习前几章。 SIF<
0~0
#5s?i8KZ@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