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06-03

采访场所的选择

?L)%2x5IV  
Jv JH"U}  
ed\N!Vh9v  
1、荣毅仁家的窗帘 R"kWA~P  
CE/*!k4v  
新闻采访,很多时候是以记者与采访对象谈话的形式进行的。每次交谈,总是希望被采访者与我们密切合作,毫无保留地谈出我们说想了解的一切。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自然状态下大反映往往是真实的,也往往是具体的,相反,当处于某种约束、限制甚至防备的状态下,所流露和提供的往往有所保留、有所伪装。因此,如果谈话的地点选择不当,这个目的往往不容易达到。所以,采访地点的选择,不可掉以轻心。 C-+atLF(  
sMf" HD]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离不开具体生活的客观环境。新闻采访,大多是在与被采访对象密切相连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因此,有的采访现场本身,就是表达新闻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应该善于“借景做文章”,借助对采访环境的描写,更生动地表达报道的主题思想。 _Kl :>!G  
9PxDw\  
1956年,我国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外有人造谣说,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也采取了剥夺政策,把他们“扫地出门”,弄得连生活资料也没有了。针对这种诬蔑,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去采访中国最大的资本家荣毅仁。但是,荣毅仁虽然担任上海市工商联的主任委员,记者却避开了他的办公室,特意把采访地点选择在他的家里记者在访问记开头,如实地把募集到的现场实景写了进去:荣毅仁的家是一栋二层洋楼,有花园,室内铺有地毯,白色钢琴及其他高压陈设,并写道:“荣毅仁同记者交谈时,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落地的沙床被微风吹得票票谈谈飘荡荡……”这样写,不仅增加了可读性、现场感,更有力地驳斥了种种谣传。 jP]/p<$"V  
UFL? Snu#  
后来,为了报道资本家被结合进企业后仍然有职有权,在采访上海最大的永安公司资方经理郭琳爽和女资本家汤蒂因时,记者却没有把性爱访地点选在他们家里,而是特意安排在办公室。这样,记者就很自然地把这两位当经理的资本家如何布置工作、听取汇报、处理公文、指挥企业运转等写进报道,有力揭示了新闻主题。 fV;bvIz0  
mW a X-k7  
Co+w Y<>%  
Pd+U;h  
2、触景生情使郭金升打开了心灵的闸门 u<<nNP #lW  
SA}OR*  
有些场所,虽然与新闻事实的发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却能触动对方的思想像感情,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趣。1952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对志愿军一等功臣郭金升的采访,就是成功地选择访问场所的一例。郭金升当年是参加国庆观礼的志愿军英雄模范的首席代表。开始访问是在一家旅馆里,郭金升年近40,沉默寡言,不愿谈本人的事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尤其是谈不出他的思想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金凤想,如果让他看到祖国首都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也许会打开他心灵的闸门。于是,她约郭金升到天安门广场转转。当时,前门大街商店林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天安门广场上,一队队红领巾在唱歌、跳舞,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和朗诵少先队员誓词。还有些北京的老居民在放风筝。象征和平的白鸽和风筝,在北京10月的金色阳光下翩翩飞舞。郭金升这位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上来的英雄,着迷地看着这些,眼睛似乎湿润了。他笑了,轻轻地叹息道:“他们多么幸福!”由此,“心灵的闸门”打开了,两人就这样在广场上边走边谈谈了三个小时。金凤因此获得了郭金升做出英雄业绩的背景和他思想感情的脉络,写成了一篇出色的通讯。 Db$^4K  
vVCyQD  
著名记者纪希晨也有过类似的经验。1958年,纪希晨在四川南充遇到一位嘉陵江水手。解放前,他给老板拉船到重庆,得了重病,奄奄一息,还没断气就被丢到江北乱坟坑里……解放后,他当上了轮船水手,重又航行在嘉陵江上。纪希晨在家里同他促膝相谈,又与他一起坐船到江上谈。面对滔滔江水,这位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水手尽情倾吐了一切。随后,他写出了《嘉陵江的早晨》这篇感人的通讯。 %u3|S  
*{rt G\  
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约见野牛骑士,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的话,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的人。” XV:NCt92  
C^VMhng)  
ID[gv7M>&  
L?I&@}  
3、路易·艾黎在他的书房畅谈写作经验 u/dE4wg  
~,889?zs  
当你采访一位理发师,到他家里去访问,这位理发师与陌生人相见,只好垂手而坐,平淡地回答你的提问,大概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动作可供你作为现场描写之用。但是,如果你到理发厅里去访问,那么,他谈“理发经”时,很可能向你当场表演种种理发技艺,而他周围同事的笑声和顾客的赞誉,也将会使你这次采访妙趣横生。 97C\%I  
)>N tj$&  
同样道理,访问一个学者你应该尽可能到他放满书架的书房里去。1980年人民日报记者白夜访问路易·艾黎,其中有一段事前他对写作问题发表意见。如果访问地点不在他的书房而在别处,那么,败也只有大段大段地记录艾黎的议论了。这样,文章必然会显得枯燥无味。但由于白夜把访问地点选在艾黎的书房里,两人谈话是有了许多现场动作,白夜后来一一写入《同路易·艾黎对话》这篇访问记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请看: x=u?DKvy-j  
<% QokF&v  
人是人。人有头,有胳膊。但是,每个人又不一样。这就是人的多样化。而我们有些文章只看到人的一样化。 1V'X4,  
\=KoqIL8!  
艾黎说到这里,翻出一张美国报纸,上面登了一张美国总统卡特幼时的照片。他说:“这张照片有趣,我就愿意看。……他说明卡特的幼年时代也同所有的孩子一样,手指头伸到嘴里含着,不是什么特殊的天才,这也就够了。” #_hl v"]  
a2JRcxg  
“写东西,”艾黎说:“不能只给一两个积极分子看。他们说好,这篇文章就好了?这不行,要给人民看。要人民喜爱。把八股给人民看,人民就把它放在椅子上,不拿走。 :wwR\!,  
C})rL)  
艾黎拿出一组画片来送给我。这是小小的合页,每页上印了他照的几张照片。有一张是光屁股的小孩子。艾黎说: ;W11:  
{n;nQIc>T;  
“我每年送人一些印有照片的贺年片。这些照片都是比较自然的。光屁股的孩子,全世界都喜欢。这不是布置的。布置的不好。” ,4F0&`ON  
"xGH;'+  
于是,我鉴赏那个光屁股的小孩。他在向我发出天真的微笑。说也怪,我一直记住这个光屁股小孩,而许许多多画面都给它挤到后头去了,变得模糊了。 b* 4Vo!U?  
k$ XSne[  
你看,一张美国报纸,一组画片,不但引起了艾黎的许多精彩议论,而且造成了生动的现场气氛。如果访问不在艾黎的书房里进行,他怎么能拿出这些实物来呢?白夜又怎能写出有如此强烈现场感的访问记来呢? n 4(sH  
e: ,G q.  
0(T5UA  
0P:&q[)`4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kPrJ xV+$D  
t]QL^&q*,E  
有些新闻事件的采访,主要靠观察。这时,观察的立足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会影响到观察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到观察者的心理感受。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十分形象地、富于哲理地概括了这种现象。 r"mkmm-+c  
=lEpFJq)  
好的观察点能大大提高观察的效率。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生效的时候,新华社记者从前线发来消息,报道开城前线停火情景。记者在采访中正确地选择了观察点。他来到阵地前沿,向前看,可以看到敌人阵地的情景,向左右看,可以看到我军阵地的情景;向后看,可以看到当年美、李军发动侵略战争的出发点——松岳山。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察点,保证了这次采访的成功。 NUY8Ls ?  
BQF)O@c M  
现场观察采访,有时需要俯瞰现场全景,观察事件全局,把握整体气氛,弄清事物各个部分在发展过程各个环节的总体联系;有时需要观察局部,捕捉某一部分的具体情况和细微形象;更多的时候,即需要观察全局,又需要了解局部;这就要求记者善于把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结合起来,交叉运用。因此,现场观察时的观察点,有时是固定的,有时是变动的,要善于根据现场态势,或动或定,或动定结合,灵活掌握,以弄清事物真相为原则。 '9Jl-w]  
m/YpcD2jkP  
大多数情况下,采访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或大型集会、游行、节日游园活动等群众场面,因其发生、发展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记者通过变换观察点,是完全可以从全局到局部把握新闻事件的全部态势的。但是,还有一些时候,同一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于这些时空跨度特别大的特殊场面、场景的采访,就需要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选定若干观察点,组织力量,协同作战,共同完成。1982年10月,我国潜艇首次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这次发射试验,从首区到末区,相距数千里,整个发射过程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人民海军报》为了准确报道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刘善兴等4位军事记者共同承担了主通讯的写作任务。他们分别事先深入到发射首区指挥所、观察测量点、发射艇、发射末区测量船等部位采访,了解发射程序,掌握背景材料,参加模拟演练,并确定了实射时各自的现场观察点。由于分工明确,观察位置适当,发射结束后,很快就能够写出一篇目击记,以准确细腻、形象生动的文笔,完整地报道了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的重大新闻。 ds3Pr~0  
2l`i[V tX  
W}X\+ox@&  
_ gV9ui^  
5、八达岭上的采访 VlDaNZD  
sY$}'36  
记者要善于借助特定现场景物做文章,这是一新闻事实中具备这样的客观因素为基础的。但类似两国建交这样的时政新闻,既不具备实景实物,也不具备实状实态,除了写一条干巴巴的公报式新闻外,仿佛很难写出什么新意来。 '`L ijaC  
}>p$c94  
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开动脑筋想点子,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现场景物做背景,对被采访对象的话加以“设计”,借此突出新闻事实的现场感、形象感和象征意义。 I(~{mGun  
+Zr(z{_}  
美联社记者克雷布在报道中美建交时,就是这样做的。根据中美两国政府商定,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正式生效。1978年12月30日晚上,克雷布突然提出要中方为他安排次日随100名美国旅游者去长城游览。本来,要采访这批人谈中美建交,他完全可以在北京饭店进行。可是,为了追求报道要有生动的、影响深刻的现场感,柯雷布特意选择了世界闻名的中国万里长城作为采访的地点。在火车上,他没有进行采访。已知道了八达岭长城脚下,旅游者开始纷纷爬上烽火台时,柯雷布才拿出笔记本开始采访,他同8个人进行了交谈。归途中,他把谈话稍加整理,回到宾馆后即开始发稿。 TYHK. /0  
:",%>bU?=  
柯雷布在导语中写道,“一位歪戴着牧人帽的牧场主(美国南方的代表性人物),靠着由褐色石头砌成的长城(世界闻名的中国名胜地)说,星期一即将生效的美国对中国的承认,是一件好事情。”……他在报道中还穿插了长城由2200年历史合理北京47英里等背景材料。 e3 y.nc  
8CfbG;K#)  
在中美正式建交日没有任何其它活动的情况下,将一条模式化的、枯燥的时政新闻写得有时间、有地点、人物,给读者留下强烈的现场感、新鲜感,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这位美联社记者可谓煞费苦心。 wJrEycVF  
@gr9 X:Z  
柯雷布的做法,对我们采写日常的会议报道、专题报道、工作报道等新闻,应该有所启示。 S6NW5 /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18885) |  收藏